中青在线北京1月8日电(中国青年报·中青在线记者 张茜 实习生 周冯宁)今天,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。据悉,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85个项目(人选),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、国家技术发明奖、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奖项目研究时间平均11.4年。
据悉,本次评选出的奖项中,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,一等奖1项,二等奖37项。其中,《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》获一等奖。
国家技术发明奖67项,一等奖4项,二等奖63项。
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,特等奖2项,一等奖23项,二等奖148项。
据了解,通过评审的三大奖项目,从立项到结题的研究时间平均为11.4年,从结题到提名国家奖的时间间隔为4.4年。获奖人员仍以中青年为主,第一完成人平均年龄为54.9岁,最年轻的38岁。
通过评审的三大奖项目中,受863计划、973计划、国家攻关项目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的占总数的88.2%,其中自然科学奖支持率为97.4%。进步奖企业参与的项目为108个,占比76.3%。
此外,2018年度颁发给个人的奖项中,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,获奖人分别是刘永坦院士、钱七虎院士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5人,获奖人分别是简·迪安·米勒(美国)、詹姆斯·费雷泽·斯托达特(英国,美国)、朱溢眉(美国)、彼得·乔治·布鲁尔(美国)、孙立成(瑞典)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